每一个真正具备影响力的纺织之都,必定拥有一个强大的产业集群作为其有力的依托。尤其在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中,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当一个纺织之都凝聚了相关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之后,其影响力的围度更是体现在产业集群的优质发展。
每一个真正具备影响力的纺织之都,必定拥有一个强大的产业集群作为其有力的依托。尤其在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中,这一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当一个纺织之都凝聚了相关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之后,其影响力的围度更是体现在产业集群的优质发展。
“上位”呼声渐强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环境与资源两大因素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须考虑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家王洛林的担忧,也正是中国纺织服装业内人士时常提醒自己的课题。
他说,各地在打造集群品牌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中长期的眼光来制定发展规划,促进集群品牌的提升。同时,还应兼顾经济全球化对产业集群带来的影响。现在国际经济界与企业界对世界经济走势的看法是乐观与危机并存,这就需要国内集群产业的发展要树立危机意识。
另一位学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也认为,集群品牌的管理者,如政府、协会或者龙头企业要对市场进行细化研究,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提高市场开拓、品牌推广的成功率。 。
还有一些声音认为:一个服装产业集群应该共同拥有的是商标,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紧密结合成共同体,为共同行为打好基础。在提升集群品牌的过程中,企业更要尊重品牌、保护知识产权,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有了这个氛围,才能进一步促进企业从模仿生产向自主设计转变。
龙头企业在哪里?
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它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
通俗地讲,大量的中小企业或小生产者“物以类聚”,内部实行市场化、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从而形成产业聚积效应。
然而,正是由于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导致了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国内很多地区集群品牌日渐丰满的同时,却因为缺少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龙头企业而显得不上档次。
“当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全球市场时,我们却离全球市场越来越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处处长顾强如此评论这种状况。
对于产业集群声音不强的状况,业内专家认为这与集群内企业过多进行委托加工服务以及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有很大关系。过多进行委托加工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利润被品牌占有者和渠道商所占有,而且还使产品声誉发生转移,造成有品无牌的后果。
有媒体评述,东莞一家鞋厂为耐克进行委托加工服务,结果到现在人们也只知耐克不知这家鞋厂,更不知道鞋厂所处的东莞地区。而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在最近“盐步”和“西樵”被抢注后。才重新被人们关注起来。没有将产业集群看作类似企一样的宣传实体,产业集群的品牌化发展在中国几乎闻所未闻。
创新的现实版本
按照有关经济学家的解释,当一个企业或国家特定产品的销售额占到世界市场的10%以上时,这个企业(国家)就拥有了在这个产品上的话语权。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产业集群地的服装生卢都已形成规模,但是人们却依然对这个集群地一无所知。
要改变这一现状,进行组织与制度创新是明智的选择。
“要想通过产业集群实现进一步提升区域品牌的发展目标,首先要建设两个体系,即区域创新体系和区域多层次融资体系:”
顾强表示,这两大体系的建设,将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品牌凸显准备条件:
其次是要营造三个氛围,即区域文化氛围、产业文化氛围和商业文化氛围。
他认为,只有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区域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提高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和创建国际品牌为目标,集群品牌的建设才有可能。
联动发展的优势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透露的信息表明:当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当一部分是加工型的产业集群,产品档次不高,缺乏创新,缺少知名品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纺织工业高速高效增长的形势下,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加快升级步伐,再造发展新优势,将对纺织服装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产业集群发展有个过程,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需要时间,要研究和调整发展对策,要有文化方面的投入和积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说,产业集群有几大优势:高度专业化,能把产品做精,且使成本降低。有产业链效益,很多产业集群都是配套产品密集在一起,形成上下游相互配套、相互协调,和专业化市场体系相互促进,生产出的产品有市场,产业发展拉动市场,市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发展。
方向论辩
广东东莞镇委书记钟淦泉认为,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是向高端走,集群的高端是科研能力,它包括教育水平的提高,文化内涵的积淀。产业集群水平的高低体现在集群要素从初级到高级的提升。目前,虎门对设计、经营、策划等高级要素的需求很大。钟淦泉把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概括为:服装为龙头,企业为主体,文化是底蕴,人才是关键。中国要实现由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离不开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不在于同一领域“弱”、 “小”、 “散”企业的单纯聚集,而在于竞争优势的形成:巴黎、米兰之所以成为时装之都,不仅仅是因为那里聚集了优秀的设计师和品牌,更重要的是因为那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宁波服装协会会长陈国强提出,产业集群是服装产业的时间历程,具体指文化的根植及市场经济环境。宁波成为中国男装产业发展中心,与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有密切关系,100多年红帮裁缝的历史为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的建立奠定了很深的文化根基。中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产物。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是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的统一。国外的产业集群是经过100多年甚至更长的工业化大生产建立起来的。中国服装产业刚学会工业化大生产,刚进入工业大生产环境就建立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要打破区域界限,尝试以产业联盟、展会联盟、行业协会联盟的方式做大产业集群。一个镇不能叫产业集群,一个市也不能叫产业联盟,它们的要素是绝对不完整的。产业集群急需进行空间的重构和内涵的重塑。
“过去,产业集群基本都是按有形物态进行分工的,这种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以新的眼光看待分工,要把中介机构置身于产业分工之中。在信息化的前提下,要按功能重构产业集群专业化的分工,培育我们最有竞争力的优势。”
集群品牌的典范模式
有人说,一个土壤肥沃的产业集群,会滋长一批优秀的、具备竞争力的品牌企业;而一组优秀的、具备领袖气质的领袖型企业,又往往对集群地内气候的形成和良性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打造产业集群转而打造“品牌集群”,是中国服装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更是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由之路。
打造“品牌集群”首先要打造集群品牌,集群品牌作为一个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目前已产生了许多在国内外市场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品牌,如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浙江温州和福建晋江的制鞋产业、浙江绍兴的纺织业等。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绍兴)国际纺织精品行业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纪朝对绍兴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绍兴轻纺产业无论是面料,还是服装,都集中了很多优秀企业,有很好的产业基础,既是中国纺织业的前沿,又是底蕴雄厚的地方。绍兴是发展纺织的好地方,发展精品是升级方向。在环境压力、土地资源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下,像以前那样在规模上扩张,靠投资扩大规模拉动的余地已经不大了,只有从发展量转到发展质,从发展规模转到发展品种,才是有效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