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故事都有相同点,同样,很多争论也都有相同的概念性错位和误会。
1999年3月12日,作为Gucci集团在危难之中的两个顶梁柱——CEO多米尼克·德·索尔和首席设计师汤姆·福特,正坐在弗朗索瓦·皮诺特的家中边吃着烤鱼,边兴致高昂地侃侃而谈。他们两个人都有所预感,这次愉快的晚餐将会彻底改变Gucci的霉运。
皮诺特是法国巴黎春天集团(PPR)的总裁。这个天才商人将一个小型的家庭锯木厂变成了法国最大的非食品零售集团,当时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第35位,正在对进军奢侈品行业垂涎欲滴。当他看到Gucci正在面临着被LVMH恶意收购的风险的时候,知道时机已到。
接下来的故事阳光明媚:Gucci在与PPR的合作中,非但保住了身家性命,而且还顺势将顶级品牌YSL这个“时尚界最夺目的战利品”揽入怀中,从而顺利转型为一个多品牌经营、多元化发展的大型奢侈品集团。
同样美丽的故事几乎天天都在上演,同时也在被不同程度地误读。而如果将这些相似的桥段移植到中国服装行业的场景中,能够对号入座的人物数不胜数。正是在这些貌似壮志凌云的故事里,一个个庞大的以服装为渊源的集团随之诞生。几年前,当他们纷纷选择上市,选择进入房地产、医药、高科技等领域多元化发展的时候,所引起的“专业化与多元化”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
在这场持续的争论中,至少在舆论的层次上,似乎赞成“专业化”的一方占据了优势地位——他们抓住了中国服装企业主业未能做精,以及行业跨度过大等等这些显而易见的软肋。毕竟,在那时的语境里,例如五粮液、海尔等巨头企业在多元化发展中,那些冲动般的失败案例比比皆是。
而在去年,当很多诸如Versace、Ar鄄mani之类的国际大鳄都相继大动作进军酒店、汽车、电子、网络产业,很多诸如博洋这样的国内新贵洪水般地涌进商业领域的同时,“开开”高层经济犯罪和“茉织华”的违规投资事件东窗事发。此种争论又开始生发出新的苗头。
正是这些苗头,进一步暴露出了这场争论中的伪命题成分。
首先,这场争论中的主角大都是服装业中的上市公司。既然是上市公司,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中,其复杂性就很难理清。但总体来讲,这些企业进行上市和多产业多元化发展,更多地是为了快速完成原始积累。毕竟,在行业利润越来越低的环境下,老公司利用现有资源进入新领域要比新生公司进入未成熟市场的难度小得多。
同时,很多企业也会有自己的苦衷。一个企业在某地区做大,就很可能要为地方经济分忧解难,比如被请求兼并接管该地区其他行业中一些与本企业业务毫无关系的、经营不善的企业,从而达到稳定就业或税收的目的等。如此多元化,并非企业初衷。
况且,当一个企业一旦上市,便很容易从原来的市场主导型,转变为财务主导型。前者会把目光落在市场战略上,在原有的业务领域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产品销售通路、加强产品的设计和创新。而后者则会把目光落在平衡财务报表上,在核心业务处于低潮时期为了保持收入就会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在上市公司身上,诸如此类的因素发生得实在太多,难以一一列举。这也导致了在服装行业中的上市企业里,能够像“大杨”那样一直“全心全意”坚持做服装品牌,并且业绩逐渐攀升的,少之又少。
如此看来,就争论中的这些上市主角而言,所谓“专业化与多元化”的选择问题,或许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显像,很难接触到本质。
其次,这场争论中的很多伪命题成分也在于概念上的误解。
当很多人拿着LVMH、Versace、Ar鄄mani之类的国际大鳄都相继大动作进军酒店、汽车、电子、网络产业为参考案例或论据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他们所致力于的所有多元化项目都是围绕其品牌核心价值在“生活方式”层面上的横向与纵向延展。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集团,旗下有服饰、钟表、酒类、珠宝、香水和化妆品等类别,50多个品牌,但这些类别都是以其“崇尚精致、舒适的“旅行哲学”品牌核心理念为根本。Versace、Armani们的酒店事业也是和其品牌精髓,以及对于时尚和文化解读的本体价值观为契合点。其各种业务都是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和完善,根本没有跳出其品牌文化的核心内容。就连Versace的CEO也诚恳地说:“我们对发展纯酒店业务根本不感兴趣。”
而最近,类似博洋这样的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商业领域,似乎也与其品牌发展的根本问题相一致。因为,就国际时尚产业的经验而言,品牌企业进入商业,本身就是一条促进品牌发展的良性道路。甚至有业内专家预测,在今后的几年中,很多国外资本进入中国服装领域的首要项目,便是尽量占据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源。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服装业的非良性商业环境,也迫使品牌企业不得不自力更生,主动整合更多的商业资源,在让自己站稳脚跟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难怪“大杨”这个服装业中的“本分主义者”也持有国内商业大鳄“友谊百货”的一部分股份。
这种企业的战略,也似乎和“专业化与多元化”这样的问题,在本质上难以产生更多的交集。
另外,在概念的层面上,仅就“多元化”而言,企业多元化与品牌多元化本身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课题,其延伸主体大不一样。在这种语境里,谈论“专业与多元”难免产生更多的错位和误解。比如,很难说杉杉的多品牌战略是否专业或多元。
所以,仅就上面提到几方面问题来看,“专业化与多元化”的争论中,其实存在着非常多的伪命题因素,或者说,是非理性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干扰下,争论本身虽然也会很热闹,但却似乎难以准确地把握住中国服装业的现实。
过去的20年,中国服装业似乎奇迹般地压缩了西方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但压缩却不能代表跨越。当资本积累和飞速扩张在短短的时间内衔接,进而几乎重合的时候,很多问题的复杂性便很难用非此即彼的争论来分清。而且,争论的热情可能会梦一般地消退,但问题却依然坚硬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