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费用如何产生价值一直是企业最头疼的难题,所有公司老总都有这样的疑惑,营销费用的投入到底有没有产生相应的价值?由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的把握,很多公司就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即是如何控制营销费用:营销费用控制的太死,营销人员无法开展业务,甚至背离中国市场的国情;控制的太松,厂家又无法驾驭日益增长的成本。其实营销费用关键不是要不要控制,而是如何让它产生高的性价比,就是要让营销费用值起来!在本案例中,浩天公司借助经盛咨询公司的力量,选择适合自己公司营销特点的营销激励政策,使公司的“营销费用”值起来。 为什么对公司营销费用的控制感觉力不从心
浩天公司是一家烟草包装的辅助生产企业,是烟草行业的上游企业,经历过令人振奋的高速增长和发展阶段,公司的市场覆盖华南、华中和西北地区。随着市场的扩大,各种营销费用越来越多,公司给市场营销部门一定的费用控制比例,同时给予一个相对较高的营业收入指标,这时市场负责人就会经常与公司讨价还价,尽量提高费用投入,降低营销收入和利润指标。对每项费用该不该花、值不值,营销费用怎么管理,一直困扰着公司总裁方总。
随着浩天公司的发展,增设了华南办事处、西北办事处和华中分公司,公司对跨地域管理和市场拓展的控制,越来越感觉吃力,引进了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方案从操作性来讲是有的,而且内容比较广:管理层和业务员有分开,业务的层面上有分开,固定提成和奖金统一方面有分开,考虑到了新老业务员的搭配,考虑的问题蛮多,却不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营销费用,人力资源部也无法考核营销费用到底值还是不值,而方总的困惑是,营销费用不是不要花,而是要花得值,也就是要提高营销费用的投入产出比。带着这个问题,经盛咨询公司开始了深入的调研。
为什么会感觉营销费用不值
类似浩天公司的情况在很多公司老板都会有同感,对营销费用的管理感到心力交瘁。经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现在所有营销费用全部由公司直接支付,公司的总体营销费用在行业中并不算高,而且从发展阶段及新业务所占比例比较,总体营销费用还比较低。那为什么公司会感觉营销费用高呢?原因是:
总体营销费用虽然不高,但营销费用的投入产出比低,所以公司感觉不“值”!
如何解决营销费用的价值问题
一个公司营销激励政策好不好,关键看它适合不适合公司的营销特点。一般公司都希望营销人员能够自己承担营销费用,公司只管给提成就行了,就是低工资福利高提成的做法,这样管理难度低,公司也降低了费用的支出风险。但对于一些公司营销特点而言,公司并不喜欢给提成,而是给予项目奖金,也就是高工资福利低提成,甚至没有提成,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公司给营销人员相对的稳定性,公司能够把握终端,弊端是即期激励效果差,员工积极性容易降低。
这两种做法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同公司文化和公司不同发展时期进行选择。一般在公司营销体系不是很成熟,客户来源尚不稳定时,要采取低工资福利高提成的做法,在公司营销体系成熟,客户相对稳定,特别是公司能够掌握终端时,就可以采取高工资福利低提成的做法。营销激励政策规划思路如下图:
一、方案设计思路
无论公司处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营销方式,营销费用的投入与营销人员的费用付出始终是公司最大的一种支出之一,所以就会经常出现“又要马跑得快,又不让马吃草”的现象。这是我们给企业做营销咨询时会经常碰到的问题。
那怎样才能让公司感觉营销费用“值”?
两个方法:一是合理分配新老业务的费用支出比例,尽量提高新业务费用支出比例,降低老业务费用支出比例。二是采取过渡性费用承包方式,让个人承担更多的费用支出,提高个人对费用的合理使用性。
从该公司的未来增长性来讲,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给出一个过渡性方案,因为营销是涉及到公司核心业务的部门,如果方案不试行,一旦出现太多波动,就会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公司方案试行顺利的话,就可以进入正式运作阶段。
过渡性费用包干方法就是将个人的大部分费用,一般包括工资、差旅费,招待费,提成费等费用归给个人承担。然后将这些个人费用分正式费用和非正式费用。正式费用按照相关规定先从公司支出,最后在项目提成里扣。非正式费用就要通过审批制,审批制有三种做法:
1、如果业务员自己有能力承担开发业务的费用,风险大,收益就大;2、自己没能力承担的费用就由公司全部承担,承担的风险小,提成比例也就少;3、完全由个人承担,如果觉得公司内部没有人愿意接受这种方式,那就只能是外聘,我们所指的外聘就是超级营销人员。这样就可以由业务员本人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选择,有可选择性,目的就是责权利对等。
这个提成方案最关键的原则就是责权利对等,如果没有责权利的对等就很难完成了。
对公司来说,如果公司在业务上投入多,收益肯定就多,风险越高收益也越大。非正式费用采用审批制的好处是公司可控的费用确定性是比较强的,公司通过审批也大概知道这钱用到哪里去了,该不该用。但激励的效果却很强,因为钱是公司先出,但最终是要在项目提成里扣,所以用得多提成就少,用得少提成就多,反正费用是透明的,你拿多少该提多少,只要确定风险责任制就可以了。
而业务员也知道如果自己有能力也可以去选择大风险的业务,没能力就可以选择风险小一点的,反正有能力就上,也不存在说谁有能力谁没能力了。
二、方案的具体内容
1、方案设计的原则
(1)立足市场份额原则
公司目前处于市场的高速开拓期,在利润与市场的矛盾上应该有所取舍,建议公司应该将市场份额列为公司营销战略的第一目标,在此前提下获得合理的利润。
(2)立足建立市场态势原则
此方案建议整体营销费用和政策的倾向性应立足建立2006年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也就是说,在营销费用的支出比例上有所侧重,着重在于能否形成2006年业务目标的市场份额,而不仅仅是2005年度的经营目标体系。
(3)建立基于价值的分配体系原则
营销费用的投入产出率是衡量营销费用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目前公司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减少或增加费用和如何合理分配费用的问题,而是如何合理提高费用的价值,即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因此方案的设计主线就是最大程度提高公司的成本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能力,基于价值的营销分配方案。
(4)最大程度提高营销人员工作积极性原则
此方案争取在原方案框架内最大程度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同比降低总费用比例的前提下,与提高市场份额同步地提高业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基本思路是使业务员原来灰色收入部分比例降低,提高显性部分收入水平,尽可能做到费用自负,节省即收入的效果。
2、主要内容
(1)业务划分原则
业务划分原则应该是以有无业务发生为标准,这样总体上公司的业务可分为已开发业务及待开发业务(可以再分为新增业务,即原有业务基础之上的新业务以及新开发业务,即原来没有发生业务联系的开发业务)。
(2)片区划分原则
建议不以行政区域来划分片区,而应按照市场指标体系(例如通常必需包括的三大指标:市场增长率、市场容量和市场开发难易度)来划分片区。
其它地区可以根据以上指标进行测算,确定片区范围。
(3)过渡性费用承包制
A、已开发业务
根据80/20原则,公司关键业务来自A地区,它占了公司业务的一半以上,属于关键客户,当前此客户基本在公司操作的层面上,业务员只是日常业务性工作,在提成比例上应该降低,而且业务属于较成熟业务,总体风险公司能够把握,建议可以在此地区采取“费用承包制”。但考虑到“费用承包制”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建议采取过渡性办法,日常费用(指差旅费、手机费、交通费)自己承担,公司只给提成。招待费和礼品费等由公司按额度统一分配和指导,由个人自主支配。
但这里要避免一种风险,即业务员为提高个人收益,尽可能将维护费用减少或转稼到公司来,因此要建立相应的日常业务跟踪体系和考核体系。同时将部分提成费用分期支付,以降低公司风险。
B、未开发业务
未开发业务可以设置两种体系,一种是公司承担所有费用,业务提成比例降低,但要保证其基本生活费用;另一种是个人承担日常费用,公司承担重大关系费用,业务提成上升,这种方式适合较有经济基础及较好关系的营销人员。
(4)主要营销人员持续激励政策
为维持主要营销人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市场开拓能力,做到人力资源的充分优化,通常在片区经理(按照目前公司的组织形式)第一年开发片区成功之后,第二年该业务自动转入公司维护体系,而该经理重新开发选择新片区进行开发,但公司承认他在此片区此业务的价值,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如三年内)每年固定分配一定比例的提成费用给该片区经理,但他同时负有维护原开发片区的责任(具体要结合绩效考核及岗位责任书操作),纳入公司考核体系。
(5)一般业务员激励政策
从公司营销体系特点来考虑,公司不会有太多的营销人员,营销人力资源结构特点在“精”而不“多”,也就是说普通行业营销的“人海战术”在公司是没有作用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相对稳定的“精英”队伍,因此我们建议结合公司的企业文化,所有营销人员都有1000元的基本生活保障费,使营销人员对公司有“家”的感觉。同时建议要尽早建立营销人员的晋升通道和退出通道,尽快优化营销体系的人力资源。
浩天公司案例告诉我们
曾国潘说过:欲立先立人,欲达先达人!
所以,企业应该大声说:不是怕你赚到钱,而是怕你赚太少钱!
作为一个经营者,并不是说我不愿投钱,而是说这个钱我投地要值。
从某个角度讲,营销人员赚不到钱,公司是很难赚到钱的。所以公司与营销人员的利益点是一样的。但是,
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是任何老板都想达到的境界!
这就是矛盾所在,但通过这个方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缓解这个矛盾。
管理学上经常讲的一个哲学就是“水至清则无鱼”,任何一个管理制度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因此尽量加大营销人员自己能够掌握的费用比例,通过他们自己对费用的控制,提高投入产出比,从而减少公司对费用的控制难度。
这套体系有一定比例的测算性。以后每年根据上一年的指标上下浮动的比例进行调整,使它有持续性。
同样是一笔钱,投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因为原有的业务就已经看的到摸的着,但是未来的市场可能看不到。要提高投入产出比,我们这套方案就一定要减少费用,但减少这个费用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处在市场开发高度运行的公司,就是要快速打开市场,要高投入,所以要关注的是钱出的值不值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