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年年上演 缺陷多岁岁依旧
「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广为传唱的一首歌谣,却十分形象地反映出上海当时是全国时装之都、人人效仿的地位。画报杂志上的服饰专栏,百货公司里的服装展演,电影明星各领霓裳风骚,使得当年的上海拥有「东方巴黎」的美誉,与欧洲保持着同步的流行风。大半个世纪过去,上海人依然有追求时尚的情结。第五届上海时装周近日上演。只是霓裳交错之间,天桥落幕之后,5年一思,发现上海与其目标,仍有关隘尚待逾越。
打造时装之都,上海其实是国内先天条件最好的城市。这里是国际品牌的聚集地。据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著名品牌都已入驻上海,使得上海成为品牌辐射中心。上海设计师陈闻告诉记者,不少异地同行本来都十分向往上海,来了之后却往往失望。首先是上海的创业成本太高。其次是这里的产业资源零散,模特公司、摄影团队、造型设计、广告公司等产业链均未形成规模,这一点较北京都是逊色的。
创业成本高 产业链零散
设计师是时装之都的灵魂。从量上说,上海并不缺乏设计师。仅上海东华大学(前身为中国纺织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服装学院,这些年就为社会输送千余名服安装计专业的科班生。但是从质上说,其中成为设计界翘楚的实在寥寥。以本届上海时装周为例,在全程只有10余场发布会,且无国外大牌争风的情况下,本土新锐设计师依然难觅亮点。
许多本土服安装计师感到处境艰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品牌对上海消费土壤的浸淫。以浦东的正大广场为例,其在上海的一大「制胜法宝」便是在短时间内引进众多国外「时装杀手」,包括H&M、ZARA、UNIQLO等多家平价服饰连锁品牌。正大广场总裁司徒文聪告诉记者,根据他们的调研,上海新一代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偏」,喜欢追求国外品牌。「如果能花100块钱买H&M或ZARA,他们就肯定不会花90块钱去买本土品牌。这使得上海本土的设计师和服装厂商面临生存空间的急速缩水。」
洋名牌围剿 沪青年媚外
司徒文聪表示,其实正大也有意扶植国内的自创品牌,但是先期考察会相当谨慎。「如果一个本土品牌的创意团队足够优秀,且店面所占的空间不大,我们也愿意接纳其入驻。」对于本土品牌在上海的前景其并不悲观。他以亚洲的另一个时装之都东京为例说,东京的消费者比上海更有「崇洋媚外」之名,但现在日本的自主品牌如MUJI、UNIQLO,却在日本的商场占主导,「我们本土品牌的设计在打动消费者方面还需多努力。但我相信总会有本土品牌找到对的方法,走出一条漂亮的路」。
虽然在宣传上,上海时装周已将自己定位为「继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之后的享有盛誉的以国际大都市命名的国际时装周」,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海时装周与巴黎米兰依然存在质的差距。若要与之比肩,可谓长路漫漫。
沪籍设计师弃孤芳自赏 合组工作室推本土品牌
业内人士一向认为,上海喜欢炒作小资设计师,上海的设计师群体也给人一种「孤芳自赏」的感觉,常常游离于国内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业内活动之外。由于上海本土的服装品牌较弱,上海设计师要求得发挥,往往靠个人打拚,走上自创品牌的道路。但是由于一步到位打出设计师品牌面临资金和精力上的困难,不少上海服安装计师选择收缩战线,成立设计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