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是我市的传统工业,也是我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至2006年年底,全市棉纱产量161843.1吨,布产量8228.5万米,服装328万件,绒线5827吨,实现产值394259万元,占我市主要工业总产值的10.9%,实现销售收入356841万元,利润23831万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生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10.4%和8.8%,安排就业达2.4万人。
一、我市目前纺织工业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市的纺织行业从棉花加工,到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作,一直延伸到针织内衣和毛巾被单,以及丝织、毛纺直至纺织器材、纺织机械制造,可谓是生产“链条”完整,企业门类齐全。由于近几年市场经济的整合,我市未能及时抓住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未能及时调整结构,抢占市场空间,致使纺织行业发展缓慢,仅有棉纺行业一枝独秀,毛纺、麻纺、丝绸、印染等行业严重萎缩,行业整体竞争力下降,致使我市纺织行业“链条”出现了“粗细”不均,甚至断档脱节,许多企业已名存实亡。据调查,目前我市纺织行业现有纺织企业206家,主要以棉纺织为主,服装企业为辅。全市共有棉纺织企业79家,服装加工企业50余家,占纺织企业总数近70%,尤其是棉纺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原来的不足20万锭发展到目前的90万锭,且仍有棉纺项目在投资建设,预计到2007年年底,开封棉纺生产能力将至100万锭,10年间,我市的棉纺行业翻了两番多。至2006年年底,规模以上棉纺企业实现产值33.2亿元,占全市纺织行业总产值的85%,成为纺织工业中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尽管我市纺织行业运行平稳,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产品档次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二、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升。三、开封市纺织行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四、老国有纺织企业亟待改制,甩包袱轻装前进。五、个别县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内耗型竞争激烈,造成市场混乱。六、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同时,还普遍存在着自主品牌及营销网络建设滞后,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做强做大我市纺织工业的对策建议
纺织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能较好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做强做大纺织工业,不仅是工业强市的重要举措,而且更是振兴开封的战略方针。针对目前开封的纺织工业现状,建议应当从以下7个方面对纺织工业进行调整和提升:
1.由于国内棉花缺口拉大,今后农民种植棉花不仅市场广阔,而且收益可观。为此,建议政府通过对农民发放种棉补贴等手段,引导和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棉花,加强良种棉培育基地和优质棉花种植基地建设,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品质和单产水平。
2.针对纺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全市100万锭的规模却既无一所纺织技工学校,又无一所在汴高校设置此专业,政府是否能在办学、设置专业等方面予以引导和安排,从而为纺织行业培养设备、技术、操作、管理等方面的实用人才。
3.扶优限劣,把我市纺织行业的主力军——棉纺业真正做强做大。一是要对现有年产值在1.5亿元以上技术装备较好的棉纺企业,结合开封纺织行业发展实际,出台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做强做大一批优势棉纺企业。二要应对棉纺行业预警,防范大规模投资低水平纺纱厂的风险,加快淘汰落后棉纺生产能力,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禁建1万锭以下装备,水平不高、规模不经济的棉纺企业,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三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棉纺高端产品市场。
4.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棉纱的就地转化率。2006年我市棉纱产量16.18万吨,而我市纺织制造业消化不足10%,因此,拉长产业生产链条,推进棉纱的就地转化,提高企业产品利润率,是我市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5.尽快形成和建设尉氏县、通许县、兰考县、开封县纺织产业聚集带,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6.由于我市服装企业在顺河回族区分布较多,建议在边村工业园区内设立园中园,建立我市的特色服装工业园。
7.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积极引导我市纺织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纺织工业责无旁贷,更应先行。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深化改革,认真调整,扶强助弱,奋力拼搏,开封的纺织工业定能跃上一个新台阶,开封的纺织工业必能为工业强市、开封复兴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