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常常听到一种说法,叫做商场如战场。人们把商场比作战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商场之上不仅处处隐含危机,也时时出现机遇。企业抓住了“战机”,也就抓住了赢利的机会。
中国的缝制机械行业正是抓住了前些年不断出现的国内外“战机”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一举跃升为缝机产量世界排名第一的缝机制造大国。目前,全行业正在齐心协力,朝着缝机生产强国迈进。在这当口上,能够迅速寻找到实现“强国梦”的市场,大概就是企业捕捉“战机”能力的充分体现。
2006年,我国和埃及签署了《中埃关于深化战略合作关系的实施纲要》,就深化两国间的经济合作达成了政府间的共识。这之后,一系列关于中埃两国之间贸易、经济合作的举措频繁发生:今年年初,投资1250万美元的中纺机无纺布项目厂房竣工;投资218万美元的天津不锈钢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阶段,投资80万美元的天津白玫瑰针织制衣项目增资120万美元。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31.93亿美元,时任商务部部长的薄熙来预计,未来5年,中国和埃及的贸易额将突破50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向埃及出口机电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等逐年增多。从中,中国缝机企业应该关注到商机的存在。
国内缝企行业的很多人都知道埃及缝制机械制造能力较低,尤其是各类生产型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几乎均依赖进口,而埃及的服装生产和加工的出口,却均以年6%的速度在增长。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早在今年2月,根据穆巴拉克总统签署的共和国令,从2月6日起,埃及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将由此前的平均9%下调至6.9%,降幅接近25%。降低关税后,埃及90%的进口产品关税将低于10%,其中工业产品的关税将由原来的22%下调至目前的10%。
随着飞跃、宝石、通宇等中国缝机企业的产品频繁地在埃及服装企业中被使用,埃及市场也已成为我国缝机企业的主攻战场之一。
但也有业内人士反映,这几年国内缝机产品在出口埃及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保护自己国内那些生产能力并不发达的小部分企业的利益,埃及也在设立一些保护壁垒,以削弱国外产品对其市场的影响力。如此,中国缝机可以走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改变出口产品的技巧和途径,如借鉴其他一些行业往往采用CKD(全散件供货),用提供零部件或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将我国的优质缝机产品打入埃及市场;二是通过与埃及当地企业合作,设厂生产使产品可以打入埃及市场,从而带动我国缝制机械设备的出口。
应该看到,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埃及与其他国家达成的优惠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如由20个国家组成的东南非洲共同市场、阿拉伯自由贸易区协议和埃及与欧盟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都可以被我们利用。
“战机”出现了,现在正是捕捉它的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