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要打开农村消费市场,还要积极研究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虽然看不上集贸市场上的衣服的质量,但对服装的质量要求也不像城里人那么高。如果能有价格比城里的牌子衣服便宜些,质量又比集贸市场上的衣服好些的衣服,那我们肯定都爱买,价格比集贸市场上的衣服贵点也能接受。”山西临汾一位农村消费者对于服装消费的要求,也许可以改变许多人对于农村服装消费的原有印象。
“先看款式后谈价钱”
其实,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对衣着的需求已经由耐穿、抗寒向求新、求异、求美、求高档的方向转变,衣着消费开始趋于休闲化、时装化、城市化。有专家预测,今后几年农村服装市场将进入销售增长期。
农村服装消费转变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去年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2%,比2001年增长24%。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也大幅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555元。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尽管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仍然较高,2005年为45.5%,但从2001年以来已经处于下降的趋势当中,其下降的幅度甚至快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下降。2005年与2001年相比,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2.2个百分点。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已达到小康程度。
钱袋子鼓起来,农民才能大胆消费。一位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烟墩镇胡李村的村民就表示,“以前进城,总是攥紧口袋,现在看到喜欢的、令自己眼前一亮的衣服就买,进商场也不用担心看上的衣服买不起。”
一位在云南省宣威市格宜镇做了6年服装生意的老板正在感受着顾客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前顾客买衣服是先看价钱,再看质量;现在顾客是先看款式,再看质量,最后谈价钱。”“一季多衣”早已取代了“一衣多季”。
收入的提高使农村人口对外交往不断扩大,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加,他们对时尚的把握也越来越敏锐,过去自己做衣服,现在花钱买衣服,那些款式陈旧、做工粗糙的低档服装将逐渐淡出农村消费市场。
不过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服装消费依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与城市各大商场及服装店的生意火爆相比,农村服装店的生意往往相对较为清淡,但这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农村服装市场需求少、购买力弱,而是农村消费者对服装质量、品位和品牌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仍多经营化纤面料低档服装的农村服装店显然再难满足农村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
“集贸市场上的衣服没有人家城里商场的衣服好看,如果镇上很容易就能买到适合我们穿的衣服,其实谁也不愿意坐车跑那么远去城里浪费精力。”北京昌平区南口镇一位农村消费者说。
开拓市场须多做研究
可以看出,农村服装消费水平正在大幅提高。中国服装协会2007年1—6月产业经济运行概述中称,农村衣着类消费价格指数保持高位运行,表明农村消费转型已见成效。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是,从内销情况看,农村服装消费需求指数始终明显高于城市,农村服装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项针对农村女性消费状况的调查显示,“2006年个人最大一笔花费”中,服装服饰以22.1%排在第三位;而2007年农村女性个人消费需求服装以57.9%排在首位。
虽然目前专卖店、专营店等已经进入农村,但无论产品还是营销模式,农村服装市场依然比较匮乏。服装企业要打开农村消费市场,还要积极研究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对此,有些人士认为,由于城乡客观存在的流行周期和消费水平,城市市场中大量的换季产品和库存服装,对于农村市场来说也许是比较适合的。厂家的库存服装,当季款、一年款对农村市场来讲,无疑是新款。质量好的库存服装,无论从面料和做工、款式来讲,甚至比乡镇服装销售商从市场进的新款还好,但是价格却低得多。这需要在企业库存与农村销售商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这些服装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又不十分脱离流行,以走量为主。
但另一些观点则对此表示反对,“那种把农村市场看作是城市市场的附属市场,城市流行过后的服装,推向农村的观点是不合适的。如果开拓服装市场不是简单地将过时的城市服装倾销到农村,而是研究农民的文化、喜好,把农村人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认真对待,研究开发符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服装款式,开发专销农村的服装系列,这才是商家、农村消费者‘双赢’的一步好棋”。
著名羽绒服品牌雅鹿就表示,很多品牌一味角逐大城市,忽视了对农村市场的培育与开发。而雅鹿公司一直未放弃对农村市场的开发,实施在重点乡镇开设专卖店的终端战略。在雅鹿看来,这为品牌构建城乡一体化销售网络、开辟农村市场抢得了先机。
其实不只是雅鹿,认为农村服装消费市场是“一块大的蛋糕”的观点,已经对很多业内人士认同,而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考虑如何才能在这块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分享这个市场增长所带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