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网消息,服装业已基本实现从生产经营型向创造运营型转变,2007年进一步加速、成型。受到服装业自身快速发展、品牌发展的普遍化、社会化专业分工、国际品牌竞争及其运营模式的影响,服装产业的延伸和与其他产业乃至与文化的融合,服装业自身发展和附加值的创造越来越依靠新的内容和新的途径来实现。
商业和商务运营
服装的价值进一步显现出通过商业实现的客观规律和功能,近年的情况表明,不仅是服装产品,服装设计、服装品牌、服装消费内容和形式、乃至服装文化和经营文化,都是通过商业化运作来实现的。
服装企业从依赖、适应商业,转化为自身运作商业,主导服装和时尚商业,并产生比依赖和适应更具效率和效益的结果。所以,服装商业运营上升为服装发展经营的主体已成为一大趋势。我国一些服装企业,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服装商业板块、商业组织系统和商业实现模式,甚至是自己的服装商业品牌。这一商业化运营趋势带来的另一个经营变化趋势是服装商务的提升。定牌加工、贴牌生产、加盟代理、连锁经营等将上升到系统性、标准化、现代商务服务的层次,商业经营完全向商务运营转变。总之,商业组织、商务运营是现代服装业的标志之一和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品牌标准化和复合运营
服装品牌化已表现得十分充分,品牌的大众化、多元化和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种新的品牌接受现象值得关注。一方面,服装产品层面上品牌的神秘性和崇尚感明显淡化,甚至在出现品牌颠覆。品牌已非稀缺,高端奢侈品牌不见张扬,品牌服装身份界限已被打破,国际品牌已非神秘和权威。另一方面,对总体上的品牌要求日益普遍,即对服装品牌的背景和品牌服装的附着元素普遍予以关注,而且表现为一种不同层次的对应性关注和接受,服装品牌的高端价格和稀有性已被适应性、多元化和便易性所代替。这种趋势要求服装企业品牌的多元化、个性化和标准化。不需要追求高端、高价和消费者难以求得的品牌制造,而是保持一种制造的标准和创造的个性。
制造的标准是体现当代品牌制造的基本标准,符合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的基本标准,具有品牌的所有基本规则;创造的个性是创造对应性消费层和新消费层的适应性元素,并形成自己的品牌运营系统,包括产品标志性创造、品牌功能确立、品牌系列形成、品牌经营服务规则与体系的建立等,即实现品牌化的标准、系统和个性化的运营。
设计创新和产业化运营
目前,作为服装业灵魂的服装设计相对于服装制造、服装经营和品牌发展,总体上仍然缺乏突破性的进展和提升。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服装业发展是以制造、市场、规模经营为主发展的,服装设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与服装经营脱节。我国服装企业大多为非设计师企业和机构,服装品牌大多是非设计师品牌,也是我国与国外服装业的一个不同之处。
外来服装设计发展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内容的扩大,包括服装品牌、服装技术、服装运营的设计。服装设计本身形成更加丰富、更加系统化的设计体系,上升为创意技术系统,这样,服装设计将更好的成为现代服装业的灵魂。二是服装设计产业化,服装设计按产业化运作,各环节的技术研究和设计开发都在形成专业化的基础上进入产业化,将更多地出现独立于服装企业的各具专业的设计企业和设计产业机构,并实现服装设计产业规模化。
专业体系和标准运营
推出和推行现代服装业的专业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越来越显著。不少企业在制定普遍性和超前性两个层次的设计研发、品牌设立、制造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技术服务、店务环境、商务规则等专业标准参数,分别创造各领域、各环节的专业技术运作模型,帮助企业实行规范标准显示和专业流程操作。更多的服装企业走专而优、专而精、专而强、专而特路线。有些服装企业在向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服装专业型企业和专家型机构转变,企业化转向机构化。服装企业自身确立某一领域的国内领先、国际标准的专业特长,并形成功能体系和权威标准,创造自主创新的独特先进专业模式。
国际合作趋势:国际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成为新利润源泉
国际产业资源存在于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推广等各个环节,包括人、财、物、无形资产等各个领域。国际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行业、企业的一大新增利润源泉,更是中国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大门一把钥匙。
"走出去"战略战术化
国际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中国籍服装跨国集团的形成创造出无限可能。事实上,一些有实力、有魄力的中国服装企业已经向着这一目标迈出了一步,其发展趋势,即"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美、中欧贸易摩擦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上了议事日程。行业经过对"走出去"的探究摸索和深思熟虑,不同的企业已经开始制定不同模式的"走出去"战术部署。"走出去战略"将分为"品牌走出去"、"生产走出去"和"采购走出去"等不同模式。
"生产走出去"仍有优势
"生产走出去"主要是以规避贸易摩擦、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主要目标国是东亚、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企业为了承接小批量、快速反应的欧美订单,在欧盟附近及南美等地区设厂。
"品牌走出去"可能性显现
企业已明显加强了海外市场拓展攻势。近几年,我国已经有一批企业实现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国家及澳、新、俄等国的品牌专卖销售。未来,实现自有原创品牌出口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市场区域会越来越广,并能期待在欧美等服装发达市场打开销路的成功案例。
"采购走出去"为重要渠道
"采购走出去"是中国服装产业的新成长点,以跨国采购集团的形式,一只手承接国际市场订单;一只手控制订单流向和产品出口,成为国际流通环节中的一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国际市场产品流通的渠道,一方面,提高了服装企业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上占据的层次,改善我国服装产业的利润格局;另一方面,握住渠道掌控权,改变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国际合作多样化趋势
在品牌培育方面进行合作的开始强化。国际上服装行业有不少知名的品牌,有着丰富的品牌培育经验,但由于缺乏资金而面临经营困难。中国企业可以以多种形式与国际品牌企业进行合作(收购、参股、代理等),借助他们的经验推动中国品牌的发展和在国外市场的销售。并且通过合作改变中国企业对国际流行信息不灵、产品款式落后、色彩跟不上流行趋势、营销手段不符合国际惯例等弊病,使中国品牌更上一个台阶。
在技术性领域中进行合作
我国可以考虑以市场发展前景提出与国际上服装企业进行技术性领域的合作,可以推动我国科研部门、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技术性的研发项目。
加强纺织服装展览会方面的合作
在国际重要展览会上,由于语言障碍,我国企业无法获得更多的展会服务,如流行趋势分析、创新产品介绍、参展企业名录等。反之,国外方面由于不了解中国的展会,来我国参展企业很少,每年都要有大量开支用于出国招展,但效果并不理想。该领域中有很多合作机会,可以首先推动中国比较好的展会与业务对口的展会合作,促进交流、切磋办展经验、相互派团参展。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国际企业来我国参展,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我国展会的质量和国际知名度。
人员培训方面的合作
建议与国际上主要的纺织行业组织、纺织品研究所和纺织院校建立培训与交流机制,定期互派人员专题培训。或者选拔年轻的设计师,到国外学习进修,参观国外主要的纺织服装展会,研究国际上消费者习惯和世界最新流行趋势,使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不断得以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