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儿童用品厂商眼中的小摇钱树。对花在孩子身上的消费,家长们向来都是出手大方、毫不吝惜。调查显示,全国0至12岁的孩子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八成的工薪阶层三口之家,一个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超过一个大人。目前,随着十几个国际品牌的童装已先后进军中国市场,儿童消费的“奢侈风”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成人名牌服装的缩小版,到雨后春笋般亲子活动的突起,儿童用品的消费一直牵系着父母的期待和钱包。虽然现代经济的发展为各层次的消费都留出了一定空间,但一些家长的虚荣心态却值得警惕。
走进商场的儿童用品区,食品、服装、玩具和学习用品等等应有尽有,但不少产品的价格竟然是成人相同用品的几倍。玩具是商场里利润最高的商品。经营儿童玩具多年的张先生透露说:“儿童玩具商场利润巨大,普通玩具的利润可达成本的8倍。进价100多元的儿童电瓶车,最便宜也要卖800元;进价30元的娃娃,在柜台里可以标到150元。”
在儿童服装专卖区陈列的许多颇具设计风格的童装同样价格不菲。仔细留心,你会发现一些童装秉承了很多成人服装的设计风格:丰富色块的运用、色彩鲜艳的大花设计。但如果将这些T恤、牛仔裤、全棉衬衫等商品放到外贸小店中,或许也难看出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当问到有哪些消费者会垂青这种商品时,一位营业员回答“当然是极少数经济实力雄厚的人士”。据该品牌童装的代理商介绍,很多国际名牌童装进入中国,主要是为了抢先介入这块还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
面对市面上的儿童用品的奢侈化,记者听到了两种颇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给各种层次的消费都留出一定空间;另一种观点表达的则是一种忧虑:孩子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家长把自己的消费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一位年薪30万元的家长对记者说,如果连孩子都穿Gucci、戴Tiffany首饰,这足以说明该人士的经济实力,有时甚至比家长穿名牌更有含蓄的说服力。因此,很多家长买名牌童装,更多是他们自身虚荣心的一种体现。当孩子们穿着名牌童装和他们共同出现时,他们感觉就像手上提着LV、古姿的手袋一样。
实际上,名牌只是一种符号,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许可,消费名牌童装无可厚非。但如果家长们将穿了名牌童装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群体区分开来,自认为高人一等,就会培养孩子一种不健康的价值取向,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一种虚荣心理,极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名牌只是一种外在表象,家长们应更多关注对孩子内在涵养的培养,倡导孩子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和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