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深秋,欧美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实施配额限制已近两年,在此期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涨价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不期而遇,使本来就已面临种种国际贸易壁垒阻碍的纺织服装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在此背景下,刚刚落下帷幕的2007中国青岛纺织博览会暨跨国采购洽谈会,无论是对于生产性企业,还是贸易流通企业,都显得更加富有意义。因为这个云集世界各地采购商、国内辐射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加快拓延的贸易平台,着实为正在寻找新定位、转变贸易方式的纺织服装业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为寒冬里的企业带来了新一缕阳光。
开辟国际新“战场”的捷径
“今天一上午,就有来自英国、新加坡和香港的三拨客商前往我们企业考察,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10月12日,博览会开幕第二天,记者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遇到了雪达集团董事长张世安,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近几年青岛举办的纺织博览会及其跨国采购洽谈会,雪达集团都组团参加并获得很大收获,“参加一个展会就能同时接触到几十家大型跨国采购商,这对于需要开拓国际新市场的企业来讲,是一条难得的捷径。”
正如张世安所言,云集全球跨国采购商,是历届青岛纺织博览会的最大优势。在本次博览会上,为使更多企业能够进入跨国采购商供应链,组委会还组织了麦德龙、欧图、安达利等大型跨国采购商举办了跨国采购洽谈会,与纺织服装企业面对面洽谈,帮助企业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
记者昨日从组委会获悉,本次博览会短短3天时间里,来自各地的500余家参展商共接待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图等50余家大型跨国采购商,672家海外采购商,人数1256人。接待来自省内、周边乃至上海、广东等18个省市自治区国内专业观众5381家,超过2万人次。博览会外贸出口意向成交7300万美元,国内贸易成交3.2亿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届新高。
而数字仅仅是衡量收获的一个方面,许多企业通过参加本次博览会,不仅了解国内外市场最新动态,而且对当前国际贸易新政策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进一步提升参会企业的参与国际市场能力,组委会邀请了瑞士SGS集团资深纺织技术顾问及日本市场专家、法国BV公司专家等为企业作了相关讲座,主要内容涉及如何改进自身产品质量、日本市场的应对策略、美国最新禁令、应对REACH法规的染整技术等。这些内容为企业及时调整应对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据。
拓延“微笑曲线”的平台
在本次博览会上,记者发现了一个最大的变化:在楼上展厅展出纺织服装新品的同时,楼下展厅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纺织机械设备,一台台隆隆作响的大型织布机和电脑刺绣机,让人仿佛亲临一个先进的生产车间。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拓延产业链条,正成为企业扩大利润空间的重要渠道,这正是我们此次扩大新技术、新设备展出规模的一个初衷。”市贸促会副会长冯文青说,以前许多企业仅靠接个订单、照着样子加工出来,就能赚一笔,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加工利润空间的缩水,企业必须想办法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自主研发和营销延伸,此次博览会就很好地体现了企业的这种需求。
内容的扩张也带来了辐射力的进一步增强。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本次博览会充分体现了青岛及周边产业集群特点。除了胶南纺织机械产业集群、即墨针织产业集群等组团参展外,潍坊、淄博、威海、烟台、德州、滨州等有关企业也都积极参加了本次展出。新华锦、瑞信、雪达、海丽花边、经纬、青纺机、星火、天一红旗、海珊、益合、德国Stoll等企业积极参与,使展会具有较好的行业代表性和国际性。此外,其他85%以上均为中小企业,使展会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高效平台。
“现在大家都开始着手练‘内功’,打造自主品牌就是一个主要内容,参加这种专业展会,对提升我们的品牌知名度将发挥很大促进作用。”来自徐州的隆昌针织公司一位负责人说,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讲,目前在国外打自主品牌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需要先在国内打响知名度,然后再逐步走出去。
“三化”高筑北方采购基地
没有隆重的开幕仪式,没有热闹的表演、宣传,只有拖着大箱子步履匆匆的外国客商,和参展商与采购商的忙碌洽谈。这就是专业展会的一大特征。“我们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供应商和采购商的服务上,力争让他们都不会空着手回去。”冯文青如是说。
实际上,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一直是青岛纺织服装博览会暨跨国采购洽谈会的最大特色。冯文青告诉记者,作为博览会承办单位,市贸促会和跨国采购中心多年来积累了大量优质跨国采购商会员,建立了庞大的海外采购商数据库。“有了丰裕的买家,对卖家来讲才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买家和卖家都有了,这个展会平台也就自然搭起来了,这就是市场化办展的思路。”
据了解,经过多年精心打造,青岛纺织博览会暨跨国采购洽谈会目前已升级为国家级展会,主办单位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青岛市政府,博览会由“纺织服装出口交易会暨跨国采购洽谈会”、“纺织面料、辅料、纱线采购交易会”、“纺织机械展览会暨采购交易会”、“缝制及针织设备展览会”等专业展组成。本次博览会还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杨纪朝秘书长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瞿静副秘书长亲临现场参观指导。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在三五年内,把这个博览会打造成一个海内外知名品牌。”冯文青表示,构筑纺织服装区域性跨国采购基地,既符合青岛的产业基础和外贸口岸优势,又承合了青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