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冷,李小姐拿出了去年买的一直没有穿的羽绒服,却发现新衣服上有好几处像油渍般的污点,擦也擦不掉。经宁波市纤维检验专家初步“诊断”,认为是填充羽绒没有洗干净,即残脂率超标所致。据了解,市纤检所近日对各大商场、超市销售的部分热销服装进行了抽样检测,尽管未发现含可分解有毒芳香胺染料的服装,但发现像李小姐碰到的服装质量问题还真不少。
据了解,市纤维检验所根据中国纤维检验局等部门要求,重点对辖区范围内的内衣、羽绒服、棉衣、羊毛衫等防寒服装开展了市场检查。
“彩棉内衣”名不副实
从目前检查情况看,色牢度不合格问题较为普遍,它不仅影响消费者穿着美观,还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其次是成分含量与明示标识不符。专业人士介绍说,纤维含量是体现商品真实属性的标志,也是消费者选购商品考虑的主要因素,标准规定纤维含量是必须标注的内容,而且实际纤维含量与标注的纤维含量必须相符。有部分商家为迎合市民“绿色消费”心理,将仅含一小部分彩棉纤维的内衣当作“彩棉内衣”销售,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劣质羊毛导致羊毛衫起球
羽绒服的质量问题也较多,主要是蓬松度、残脂率超标严重。蓬松度、残脂率是衡量羽绒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本次抽检的羽绒服中,蓬松度、残脂率不合格的占了四分之一批次。羊毛衫则普遍存在起毛起球现象。专业人员称,织物表面容易起毛起球,主要是因为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选用了纤维长度过短的劣质羊毛原料。
标识不规范仍是老毛病
标识标注不规范是服装业长期存在的通病,本次检查发现,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国家标准要求,在纤维制品上必须标注:产品制造者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规格尺寸,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涤方法、执行标准、安全类别等。不少服装产品标识不是项目缺失,就是标注信息不真实,有误导消费欺骗消费者的可能。
针对本次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市纤维检验所将按照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抽检不合格的单位限期整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立即下柜。
有关人士指出,识别服饰质量好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商家应该首先把好验货关,对所进产品索要质检证书,选择信誉好的合作伙伴。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要尽量到正规商场购买,并保留好发票。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可及时向12365举报。 新闻链接 两家服装企业
被曝光本次检查发现有些不法商家利用虚假的成分含量进行质量欺诈活动,欺骗消费者,如常熟市万象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万象”羽绒服,标注含绒量90%,经检测实际含绒量只有74%;宁波市布莱特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羊毛衫,吊牌上标有羊毛65%、羊绒20%,实测只有羊毛3.7%,其他成分均为化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