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2006年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计划》,指出了行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任务书》全部88个项目中,仅有2个与毛纺有关的项目“第2006086、2006087”项,“毛纺系列针梳机和精梳机”,都是由张家港市大成纺机有限公司承担。这是唯一由民营独资企业承担的研发任务,史无前例。 近日从大成传来消息,高效针梳机已经成功推出,首批用户已经突破30家。应用领域已经由精毛纺的前纺工序、毛纺制条,扩展到条染复精梳的混条、理条和亚麻短纺的预针梳、复精梳等,还创造了首批出口越南的业绩;高速精梳机FB256样机已经在张家港金日毛纺成功试用,生产66支毛条,开220钳次/分钟,日产量达580千克,测试性能超过了PB31。 也就是说,大成所承担的国家级开发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纺机制造厂,何以跻身国家级纺机创新行列呢?又是什么使大成如愿以偿? 为此,我们来到了位于张家港市东郊的大成纺机公司。在新落成的“大成纺机大厦”,见到了大成的当家人,著名企业家陈斌总裁;访问了“大成纺机创新中心”,在一大片计算机群的中央,见到了正在伏案工作的总工程师陆廷发高工;走进制造大楼,机器高速运转,工人劳动正酣,一排排崭新的FB系列毛纺设备还在生产线上生成……所见所闻验证一个事实,那就是大成人正在改写一个中国毛纺装备业的历史。 与老总一席话,我们得知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也正是这段小故事改变了大成。 早在5年前,大成纺机二手纺机经营业绩如日中天,通过收购与经营,帮助数以百计的毛纺厂完成了资产重组。也正是这个过程,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让大成的当家人震撼了:中国作为纺织大国和纺机制造大国,毛纺装备水平几乎停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效率低下,功能残缺,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技术至少相差30年!所有知名企业的中高档设备,尤其是前纺、制条设备,全部依赖从欧洲进口,国人在炫耀自己拥有多少进口装备的同时,却往往掩饰不住薄利时代的考验,那些耗巨资引进的“包袱”,常会把一个好端端的企业逼上绝路。为了参与国际竞争,有许多国企和上市公司,天价般地引进设备,却没有获得多少利润,有的甚至“壮志未酬身先死”,轮到大成人来处置这些“悲壮”资产时,困惑激发了一种责任,继而上升为一种创新冲动。 羽翼渐丰大成公司,毅然将这个市场容量相对狭小的冷门选为发展方向,并锁定针梳、精梳和粗纱三个主题,发誓要做中国最好的毛纺专家。 自2000年起,董事长陈斌先生毅然将炙手可热的二手纺机经营交由副手打理,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新纺机的创新事业中。引人才,盖厂房,购设备,自办技术中心,一切从零开始。全面采用PRO-E、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首期推出FB473高速无捻粗纱机,投放市场后反响良好。高产优质,省工节能的品质,得到广泛认可:产量是国产B441机型的3倍!质量与法国、意大利原装进口同类设备旗鼓相当。 为了形成自主系列配套优势,在行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下,大成很快将现代毛纺针梳机和高档精梳机写进了开发计划,运用计算机三维仿真模拟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加速了核心技术的形成,样机开发都是一次性成功,消息传开,客户纷纷响应。后来,他们干脆把样机的试用过程搬到了使用厂,“直接接轨”促进了产品成熟。 当我们走出制造车间,驱车来到附近的几家毛纺厂用户,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大成人创新的成就!那些还来不及淘汰的设备同时对比,生产记录和现场氛围天壤之别!操作工少了三分之二,场地少用二分之一,故障停台减少80%,管理简单,环境文明,都是国产其他设备无可比拟的。 可以想见,当时这些新品在06年十月北京国际纺机展会上露面时,所引起的轰动,连外商、对手也刮目相看,(见图片)原来“中国也能生产这样好的设备!”。 在崇拜实力的时代,大成人如此热衷于创新,体现了国人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感悟。更可贵的是,他们靠科技创新,靠人才,靠诚信积累实力的方式,为行业进步做出了榜样。 在大成,我们已经强烈地体察到,不只是一般意义的民营企业,而是一个充满活力,敢为人先的团队,一个中国毛纺设备的创新先锋。 而陈总却说,成功属于我们中国的毛纺事业。“我们将本着'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宗旨,供给国内市场的价格定位于同类进口设备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之间”,愿与行业共享进步成果。 离开时,陈总告诉记者,大成下一步将是“做优做强,巩固放大”,“加快工艺设备的一体化研究步伐”。 我们期待大成天天有成,大器早成。大成的新品广为应用之时,必将是中国毛纺业扬眉吐气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