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开局之年,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产业用纺织品在2006年的增幅将高于全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产业用纺织品相对较高的利润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资金进入这一领域;而进入“十一五”后企业面临的产品升级压力,又增加了对高性能纺机设备的需求。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对此表示,这一状况在2007年仍将延续。
投资热增加设备需求数量
和家用纺织品及服装用纺织品相比,产业用纺织品与其他产业有着更紧密的关联度。“建筑、医疗等工业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用纺织品进一步发展。”朱民儒说。从这一角度来说,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产业用纺织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并不困难。
此外,单纯从产业用纺织品的市场需求来看,产业用纺织品也远远没有满足需求。朱民儒说,以医用保健方面的产品为例,卫生巾目前在城市的使用率基本达到了100%,但是在广大农村使用率却很低;婴儿尿裤的使用率只有5%~6%,老人失禁垫的使用率更是低达零点零几个百分点。“上述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因此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些产品的利润空间是巨大的。”朱民儒表示。
从宏观到微观各方面的利好信息,促使大批投资者进入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淘金。目前,产业用领域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90%以上是小企业,产能上万吨的厂很少,产能在5000吨以上的也不过20家左右。缺少强势企业往往意味着该产业尚未成熟,也意味着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事实上,门槛较低不仅体现在企业规模较小这一点上,诸多国产纺机设备的问世加速了这一情况。产业用纺织品又称作技术纺织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纺织产业之一。以前进口一台产业用纺织品生产设备,如纺粘无纺布设备,价格在1000万美元上下;而国产设备问世后,同等规模的设备,其价格已经降低至200万元。“江浙一带很多的私营企业老板,随便拍个板就能上项目。”朱民儒说。
虽然行业协会并不希望这样的企业老板盲目上项目,但他也承认,这种热潮仍会继续,并拉动纺机——尤其是国产纺机的数量需求。
“目前新上设备基本上是国产设备。”朱民儒说,较为例外的是一些老企业,因为有提升产品品质的需求,所以引进的国外设备相对多一些。
设备需求品种呈现新特征
从投资者情况的分析,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展示的是对大量国产设备及少量国外设备需求的图景。但是,朱民儒特别强调,对高性能纺机的需求,才是目前真正涌动的一种趋势。“产业用纺织品的服务对象不同,对设备的要求也不同。”他说,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对纺机的要求是重磅、高密、功能性整理。
朱民儒以过滤材料作为案例,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为了使排放烟尘的含尘量达标,除尘袋中要用过滤布;同时,由于是高温烟料,因此又需要高温纤维。目前,由于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同时又由于能源问题成为世界性难题,含尘量指标上升,导致对过滤布的性能要求随之提高;而高温纤维本身就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这些都要求更高性能织机的使用。除了过滤布,在建筑用布、灯箱布、涂层用产品等方面均有着类似的情况。“由于‘十一五’提出了降低能耗的目标,所以控制成本、降低资源消耗,都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朱民儒说。但目前,国产织机与国外设备相比,仍然存在着能耗大、效率低、自动化控制差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有些产品用国产纺机尚不能制造,例如高温纤维的制作技术在国内就还不成熟。
“其最终就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低端产品大量生产却卖不出去,高档产品大量需求却生产不出。”朱民儒警告说。而这种现象对纺机的影响,则是大量进口高档国外设备来满足生产需求。
2006年9月,苏拉集团收购了美国诺信公司的纺粘、熔喷和非织造布业务。苏拉因此在非织造布领域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生产能力。对于国内立志于占领高档无纺布生产设备的企业来说,这一事件应当和产业用纺织品的高额利润一样引起业界思考。(刘文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