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之一。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它已从当初简单的工具发展到成为适用于现代缝纫机上的高精度工具,并且还在不断发展着、更新着。现在,机针不仅仅用来缝制服装,还在汽车、飞机等高技术领域发挥其特长,在现实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考证,约在公元前2万8千年以前,世上就已有了针,不过那时的针只是在尾部有个裂口,以便于夹住缝线(通常是植物纤维、肠线或动物筋腱等)。大约在公元前1万7千5百年以前,缝针已出现针眼,且为用骨头、鹿角等材料制作。
随着金属制造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缝针。大约在公元前7千年,人类发展进化到青铜器时代,铜、铁、青铜材质的缝针开始出现,尽管目前没有当时金属缝针文物的证据,但仅从早期基督徒时代的出色绣品上发现那时的缝针的设计已趋于完美。遗憾的是这些绣品质有部分保存了下来,而且在绣品上几乎找不到针迹。随着年代的发展,因为氧化作用致使金属缝针在短时期内遭到损坏,即便是在19世纪生产的缝针现在也很难发现有完好无缺的。
缝纫机的发明使缝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手缝针尖的针柄直径和锥度随着时间不断地变化着,但它基本的形状与构造以及基本功能要素一直没变。
1755年,德国人Weisenthal找到了机械化缝纫发展的前提条件——双针尖机针,他发明的这种机针构造后来被Mader sper ger及其他人采用,直到今天仍适用于现代化的工业缝制机械,缝纫带柄的纽扣和模仿手工线缝。
1790年英国人Saint在他设计的缝纫机上首次使用钩针,其形状与今天的钩针有些相似。
约在1千8百年前,来自德国Mayen的Balthasar Krems第一次使用针眼靠近针尖的缝机针,此种机针的发明为缝纫行业实现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缝针从远古时代发展到现在,已完成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精密工具的过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缝针还将会顺势发展,为人类做出特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