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今日早报》报道,杭州的学生和家长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校服?昨天,在市校办工业公司召开的校服企业座谈会上,校办工业公司回收的2600多份调查问卷给出了答案:在运动式校服、休闲式校服和制服式校服三个选项中,学生和家长选择运动服的有26.02%,选择休闲式校服的达到61.99%,而选择制服式校服的仅为11.99%。
关于校服,长期以来,在校服样式、色彩表达和形象定位一直就存在误区:模式化、思想僵化、样式陈旧。校服如何设计也多是学校和成人意志,孩子们完全没有发言权,校服缺乏时代元素,“不男不女”,造成一举多“失”:资金浪费、学生有意见、家长不满意。校服成为鸡肋,学生非常反感。
作为教育的重要构成,校服不但是御寒、遮羞的工具,在进行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探索的改革进程中,它更是审美教育、规则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校服的款式、色彩可以唤醒审美意识,比如学生们对韩版校服的热衷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审美空间是宽广开阔的;再比如乐意穿校服,可以激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将自己当作团队重要构成,而为之不懈奋斗。特别是,校服如果关注到学校自我历史特色、校园文化精神和历史渊源,可以将这些元素适当融合到校服设计中,体现校服特色的同时,又能进行丰富深刻的校情校史教育,激活学生的爱校爱国意识。
所以,看到杭州“我的校服我做主”的新举措,笔者感到眼前一亮。校服终于从壁垒森严的成人规则、强权规则上降了下来,通过家长参与、学生投票,他们选出来了休闲式校服,让“草根声音”完成了一次自我审美的程序凯旋。校服是孩子的,就不能缺乏孩子的声音,孩子属于时代,校服就不能缺乏时代、时尚的元素,孩子属于风风火火,校服就不能缺乏朝气蓬勃的青春野性,审美个性得到认同。这样的校服穿起来,孩子们才会非常精神饱满、怡然自得,才更愿意穿起来,而不是“藏在衣柜里”,个性有特色的服装成为学校亮色,真正达到规则教育、道德教育的心理确认,达到传统价值观、社会道德的强化和润物细无声。
这就是笔者倡导的“小而美”,事关教育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小事情,都不能“大而空”,都不能轻描淡写,而应用慎重、开放、大度、稳定和科学等思想进行认真规划和慎重策划,将属于教育的功能尽可能挖掘得细致入微、不声不响、别具匠心,尤其应该强化教育小而美,摆脱权威色彩、淡化说教功能、避免标语化和口号化、避免单方
面灌输,注重互动,注重鲜活,注重教育民主和教育时尚,“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别人要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是有冲突的”,学生在小而美的空间会尽可能挖掘强势智慧,回归了教育本质:尊重人的内在机制,唤醒灵魂成长、潜力或潜在本质,促使其内部产生自动力,从无序达到有序,大大提升教育效果。
从校服设计开始,让“小而美”的教育思想深入校园,处处开花,处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