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产业链较长的大田经济作物。中国棉花生产不仅是全国200多个基地县财政及产区1亿多棉农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纺织、印染、服装行业和流通领域成千上万员工的收入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国棉花生产的最大特征是产量波动剧烈,主产区变迁显著。上世纪80年代初,冀、鲁、豫三省棉花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张不但造成了全国棉花生产的严重“过剩”,并促使一大批中小型纺纱厂的建立,导致了全国棉花结构性的需大于供;1992~1995年,虽然南方棉区较为稳定,新疆棉花生产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冀、鲁、豫三省的棉花生产连续出现较大滑坡,造成全国棉花严重短缺,影响了纺织业发展。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目前正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棉花市场化改革也在稳步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棉花生产波动、区位变迁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丰富中国农产品主产区迁移的理论解释和农业生产优势区域布局的实证经验均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棉花生产波动及特征
中国植棉历史悠久,自宋末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棉花生产整体发展迅速,但是,受气候、病虫害、政治和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棉花生产的年际波动始终较为剧烈。以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为例,中国棉花单产从443公斤/公顷增长到近年约1130公斤/公顷,年均递增约为3.34%;总产从1978年217万吨增长到近年约600万吨,年均约增长3.7%(卢锋,2006),生产的整体发展态势非常明显。但是,期间生产的年际间波动非常显著,其中,生产较快增长的时期主要有三个:一是农村改革初期,从1978年217万吨快速增长到1984年626万吨;二是经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产量下降徘徊后,1989~1991年成为第二个较快增长时期,产量从378万吨上升到567万吨;最近几年则形成第三个快速增长期,产量从1999年383万吨增长到2004年632万吨的历史记录,2005年和2006年保持在600万吨上下较高水平。
波动剧烈是中国棉花生产最突出的特征,回顾建国50多年来棉花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发展历程,发现制度、技术、政策、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均会显著影响到棉花的生产。
(1)1950~1955年期间,是中国棉花生产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1952年的皮棉产量高达130.4万吨,比1949年增加86万吨,增长1.9倍。这一时期棉花生产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因素,党和政府从改革土地制度入手,通过减轻赋税、发放贷款、疏导供销、推广技术、奖励丰产等方式,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55~1962年期间,是中国棉花生产波动剧烈的时期。1958年中国棉花总产量曾达到196.9万吨,但是,1962年下降到75万吨,仅为1958年的38%。这一时期棉花生产波动的原因,除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外,1958年起各地刮起的“浮夸风”和“共产风”极大的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3)1962~1978年期间,中国棉花生产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1962年~1965年,中国棉花生产迅速增长到209.8万吨,但是,接下来“文化大革命”的10年,受政策及宏观政治环境影响,棉花生产发展缓慢,年产量始终维持在200~250万吨水平,单产也基本没有提高。
(4)1978~1989年期间,中国棉花生产在波动中快速发展。其中,1978~1984年的棉花总产量由216.7万吨增加到625.8万吨,增幅达42.2%,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接下来几年由于国家调低了棉花收购价格,棉农种植收益明显下降,所以1985~1989年的棉花生产徘徊不前。这一期间棉花生产的波动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期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棉农生产积极性,而期末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又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棉农种植积极性。
(5)1989~1999年期间,棉花生产又进入徘徊时期。1990~1992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持续增长,但是,接下来几年由于冀、鲁、豫棉区棉铃虫害频繁发生,导致播种面积不断萎缩,棉花生产的增长势头被遏制。不过由于国家加强对棉花生产的扶持,并多次提高了收购价格,所以棉花生产总量下降的幅度不大。所以这一时间棉花生产出现徘徊的主要原因在于棉铃虫害的发生及粮棉种植比较收益的变化。
(6)2000~2005年期间,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拉动,中国棉花生产又开始恢复性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棉花播种面积逐年上升,2004年达到569万公顷,产量达到632万吨,比上年增长30.1%,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范围推广,使得冀、鲁、豫等棉花主产区的病虫害得到控制、农户种植风险大幅下降,种棉积极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新疆棉区种植面积扩大的势头也得以继续。所以科技进步和政策优惠是这一时期棉花生产扩张的主要原因。
2 中国棉花主产区的变迁及特征
中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而且适宜种植棉花的区域广泛。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布局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植棉历史,上世纪40年代曾把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划分三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华南棉区);及至到20世纪50年代又进一步划分成五大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华南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棉花种植布局出现了由南向北迁移的特征:(1)长江流域的湖北、四川、湖南和江苏4个棉花种植大省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萎缩,其中湖北省棉田减少最多;(2)黄河流域的鲁、冀、豫三省的棉花面积增长很快,其中山东省的棉花种植面积增长最为迅速;(3)此外,西北内陆的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也开始增长。
表1 中国棉花产量份额省区分布变动(1981~2005若干年份)
1981~1982年 |
1996~1997年 |
2004~2005年 |
山东 |
24.9 |
河南 |
17.3 |
新疆 |
30.4 |
河南 |
10.4 |
新疆 |
23.7 |
山东 |
16.1 |
江苏 |
17.3 |
湖北 |
11.5 |
河南 |
11.2 |
河北 |
9.3 |
江苏 |
11.9 |
河北 |
10.3 |
湖北 |
10.6 |
山东 |
8.2 |
江苏 |
6.9 |
安徽 |
4.8 |
安徽 |
6.5 |
湖北 |
6.4 |
陕西 |
2.9 |
河北 |
5.8 |
安徽 |
6.1 |
新疆 |
4.0 |
四川 |
2.6 |
湖南 |
3.3 |
山西 |
2.8 |
江西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