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名城到创造名城,既不能简单地放弃原有的加工优势,又不能盲目地向创牌转型,这考量着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能力。
作为中国的羽绒服主要生产基地,目前高邮有600多家羽绒服企业,超过6万名产业工人,每年加工羽绒服3500万以上,今年更有迅猛增长的势头。国内主要的品牌,例如波斯登、康博、雅鹿,主要生产基地都在高邮,国外也有很多品牌,如圣罗兰、皮尔·卡丹将其作为加工基地。强大的加工能力让高邮的服装人引以为豪。
然而,高邮市政府和企业却有着自己的痛处。600多家企业,总体来说还是以加工为主,缺少大的知名品牌支撑。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虽然现在千人企业也不少,但仅仅是人数上的增加,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不强。处在产业链条最低端的高邮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之路。
加工之痛
高邮的羽绒服加工不仅在全国,在世界都已经做出了名气,企业几乎不用到外面参加展会,就会有订单自动送上门,如此的“享受”让高邮的企业少了搏击市场的动力,大部分企业长期从事加工,不直接面对市场,即使是企业的老总,也大多对市场不了解:国际大牌送来了现成的设计——设计、研发部门要么不存在,要么仅仅是摆设;品牌企业搭配好的面料、辅料、配饰——对于上游市场概不过问。高邮的企业们埋头苦干,一干就是二十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变化万千。
然而,当看到羽绒服带来的“安逸生活”,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迫不及待地挤进这个行列;当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企业加工的利润却越来越微薄;当和自己同时起步的常熟市的多个品牌在全国做出了名气,高邮突然意识到,在沉浸于自己富足的小世界的时候,许多机会似乎错过了。
高邮的羽绒服产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产业链环节不健全。高邮本身是蚕茧加工的地方,羽绒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印染还不到位,大部分的羽绒还是在浙江一带做。
完善产业链条 为创牌铺路
变化的市场让高邮意识到,一直停留在产业链条的最低端,永远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裳”,于是“培养、扶植自有品牌,从羽绒‘制造名城’向‘创造名城’跨越”成为近日不断见诸媒体的字眼。
“政府通过政策的扶植来加快品牌创业的步伐:通过把企业带出去参加服装节、展会,力求打造区域品牌,对于参加展会的企业,政府会补贴一定资金;对于少数优秀企业,政府会大力支持并给予奖励;今年,高邮市政府还把企业带到福建晋江考察。”高邮市经济贸易局副局长刘国和介绍说。
此外,高邮市力求从上游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完善产业链条。从上游来说,高邮计划在开发区建立一个纺织服装公园;从研发环节来说,加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引进服装设计、策划、营销的中介机构;从终端销售来说,高邮更是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0个亿,全力打造专业的羽绒服装交易市场,力求做到市场与企业的互动。其它方面,高邮还引入了劳动力培训类的中介机构,培养、引进人才,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担保公司等。
为了鼓励自主创牌,高邮甚至引来了“鲇鱼”:通过引进先进的企业来带动本地企业的发展。去年波斯登投资4.5个亿,用6个月时间从准备到正式生产;雅鹿也于今年年初投资5亿,把加工、物流、结算都放在高邮。羽绒服领军企业的到来,一方面为政府带来了税收,另一方面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市场运作的样板。
加大行业制度规范化也是高邮市政府今年的一个重要举措,例如对于高薪挖人现象的规范。因为企业过多,近年来企业间的竞争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地方,高薪挖工人的现象比较明显,造成工人工资的上涨,影响企业发展。现在高邮力求通过协会的力量,把这些规范化,让企业做到诚信经营。
走加工老路还是品牌创造新途,也有企业提出了不同意见。采访中,一家企业老总表示,高邮的优势就是在加工,多年来高邮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这个印象,谈到品牌,高邮并无任何优势,在服装企业纷纷把公司总部迁到上海等商业、时尚中心的时候,高邮并不适合走品牌之路。
对此,刘国和局长表示,目前高邮已经有一些地方品牌逐步成长起来,如林杉风、沙龙、冬之鹰等,政府重点培养的品牌有五、六个。当然,走品牌之路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包括资金基础和经营者的眼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还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继续发挥加工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