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趋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国际化、本土化这两波巨浪正碰撞出时代最强音;在入世五周年的中国经济中,中国品牌纷纷努力"走出去"---国际化,国际品牌也想昂首"走进来"---本土化。为此,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心脏---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手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Heidrick&Struggles)于12月13日共同发起了"中国品牌国际化与国际品牌本土化"论坛。《每日经济新闻》特将一天精华浓缩为一个版面,以飨读者。
谢贵枝:走出去前,炼好"内功"
常常能听见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中国人拿了一个LV包到欧洲的一个LV旗舰店,说要买一个同样的包。经理仔细察看后,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打电话查库存也没有,只好说"对不起"。其实,那个包是假的,是"中国制造"。
这个小故事说明,中国已经具备很高的制造水平,但中国的品牌为什么达不到LV那样的水平?这说明中国的品牌外功尚硬、内力不足。因此,在走出去之前,中国品牌必须修炼四门"内功"。
首先是品牌的名称。中国的品牌名,通常与企业名合二为一,或者承受了历史的负担,譬如服装业的杉杉和海澜之家等品牌。但国际品牌名更多的是基于设计者或者想像力,譬如Espirit和Calvin Klein。品牌命名,应以顾客为导向,国际品牌显然更谙此道,典型者如LG那一款名为"巧克力"的手机。
其次,是品牌的架构。中国品牌,一个牌子会延伸出很多概念,比如海尔家电、海尔旅游、海尔中药,都打海尔的旗号,但叫得响的并不多。宝洁就不这样做,其每个子品牌都有自己的名称,允许相互竞争,当然也就有了各自的名气、价值。
第三是品牌价值。过去20多年里,有许多中国品牌尝试打败麦当劳,在产品的物理属性上做文章---或多切点牛肉,或多撒点调料,亦或降价,但无一成功。因为他们没打中麦当劳品牌的价值要害。反之,美国加州出了一个店叫In-n-out,他主打"新鲜"这个品牌价值,主推上世纪30年代的生活方式,菜单有限、价格也不低,但最终获得了竞争优势。
最后,是要建一个品牌的价值桥梁。打个比方,就是要找到品牌价值的DNA。当你要塑造一个子品牌时,就把母品牌的DNA复制过去,让品牌的生命得以延伸。找到这样的DNA后,中国品牌要走出去,就有桥可通了。
简言之,前两门内功关乎品牌的设计,后两项则是执行层面的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