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展厅里各式各样的先进的缝纫机后,采访团的记者们都惊叹不已,在印象中老旧,土气的缝纫机,却在中国飞跃集团获得了新生,不仅外观好看了,而且功能上也有了质的飞跃,甚至搭载了电脑控制系统,可以说颠覆了传统缝纫机的概念。在参观飞跃产品展厅时,记者被各种新式的缝纫机所吸引,有的机型可以把电脑里的图案秀出来,而有的机型则能够大大减少以往服装加工中繁琐的工序,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台与意大利联合研制并完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缝纫机,它可以把纱直接织成一件完整的衣服。
今天采访团首先来到了中国飞跃集团,就被这些缝纫机震撼了。据了解,飞跃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以生产缝制设备为主导产业,集科研、生产、国际贸易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是中国缝制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去年实现利润2亿元人民币。作为缝纫机这一传统行业,为什么飞跃能够有如此好的业绩,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把这些归功于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
邱继宝对于飞跃发展壮大,如何看待科技创新,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一个企业光大不够,靠艰苦创业也不够,主要靠的是综合实力,而综合实力的源泉就是科学发展观。作为飞跃来说,走过了机械,电气,智能,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几个阶段,所以才能有一台缝纫机身价百万元的结果,不重视科技,就是卖铁,而用了科技,就是卖金。
现在的飞跃科技创新主要是体现在:一是根据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二是生产的设备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技术,为飞跃所用。飞跃目前拥有发明专利73项,并且与中科院合作,继续研发自动控制方面的相关技术,应用在缝纫机上,提高其智能化。尤其是在应对欧盟《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更加说明了飞跃在技术创新的迅捷,飞跃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特别是超高速、多功能、机电一体化电脑控制和自控技术、传感技术、激光技术等,以替代传统的技术、材料和工艺,从而提升企业技术标准达。
对于中国目前缝纫机制造业,邱继宝也有冷静的分析,“中国只能算是一个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强国,我们与国外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走向强国的道路上,他也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即确立了“精、专、好”的目标,五年内,要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推动飞跃的进步。
在采访当中,另记者印象颇深的是邱继宝的一段豪言壮语,他说,缝纫机其实大有文章可做,飞跃最终可能制造出直接用棉花织出成衣的机器,从而结束缝纫的历史,这不是不可能,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企业创新离不开人才 通宇走差异化发展
浙江台州有缝纫机之都的称号,据介绍仅缝纫机制造厂就有大大小小两千多家。记者今天还走访了另一家知名的缝纫机制造商,通宇控股集团。这是一家集缝纫机械、园林机械,电动机车等行业的企业集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董事长陈晓青曾经学过机械,因此对技术的创新也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曾经为缝纫机研制了自动加油功能而受到了国外客户的认可,从此便打开了国际市场。
为了能够让企业走得更远,就必须广纳人才。80年代,通宇向上海要人才,专门请上海的师傅在周末来台州搞技术,于是也就有了“星期天工程师”。90年代,开始向全国要人才,如果人才举家迁入,公司出钱为员工购房,为的就是让人才融入企业,接受企业文化。进入21世纪,开始向国际要人才,此时为引进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尤其是国外一批退下来的专家,通宇把他们汇聚到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中心。通宇设在日本的研究中心每年的经费就达到1000万人民币。
对于同是缝纫机制造商得飞跃,当记者问到如何看待同行时,陈晓青也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他并不赞同“同行是冤家”的说法,而是认为两者除了竞争,还是互相提高技术水平的伙伴,并且通宇制定的是差异化发展道路,专攻工业特种机,这与飞跃制造多功能复合型的家用机有所不同。
两家企业虽然都从事缝纫机制造,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特点,不过,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两家企业都把科技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在首要的位置。两位企业家都谈到,企业成败,能走多远,科学技术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