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企业在珠三角,但我却斥资40亿元在地处长三角的无锡建了一个新世界国际纺织城;纺织城里既有来自珠三角的深圳馆、富民馆,也有来自长三角的江苏馆,”深圳新世界集团董事长黄伟表示,“目前落户的企业中有60%来自珠三角。” 作为拥有中国服装产业三分之二产能的两大核心产区,珠三角与长三角如何通过产业升级互补式发展?在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珠三角与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合作与发展战略论坛上,与会企业家和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表示,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实现市场、资金等资源的共享、产业链的互补以及联合进行产业转移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获得产业集群效应。珠三角的纺织业以服装业为特色,在2005年的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值中,广东占到了25.8%;长三角的产业链比较完备,生产规模大,配套生产能力强,有较强的纺织机械生产能力,且在面料业上有较强优势。所以,两个地区完全可以形成互补的产业链。同时,长三角可以在整合中更多地发挥人才和技术的优势。 有分析指出,以上海、浙江、江苏为核心的长三角纺织业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国际国内资本都在注视着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发展,其中也包括商业地产资本。据了解,长三角地区已经集聚了专业市场项目10余个,其中包括无锡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等航母级的市场项目。而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也在进行新的布局和产业发展战略调整。 长三角拥有58个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而珠三角仅仅有25个。东华大学纺织经济研究所顾庆良教授援引这组最新的数据表明,珠三角的纺织服装业要相对弱一些。长三角和珠三角通过竞合,实施分工、创新、转型、升级战略,将带动集群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后凯认为,纺织服装业布局将进一步向沿海集中,近年来出现了集聚与转移(扩散)并存的态势。长三角服装业地位上升,皮革在向外转移,纺织业基本稳定,而珠三角的纺织业、服装业、皮革业地位均在下降。他建议,应促进纺织外来企业在当地“落地生根”,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突出产品特色和专业化,实行一体化的产业链分工,提升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甚至可以“促进珠三角、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向中西部转移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