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看来,缝纫机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操作越简便,理应越受欢迎。但现实给出的结果是:未必。
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服装业人工费高涨,对自动缝纫机需求似在增长。日本缝纫机制造商开始集中精力研发缝纫自动机,希望自动缝纫机能实现下列操作:
操作员将布料放好并按开始键,机械设备能自动进行布料缝合,缝制完剪线后将缝制品依次叠放好;理想状态下,一个操作员可以操作2至3台设备;每台自动缝纫机机应装有两个缝纫机,自动完成两个工序。
制造商们认为,自动缝纫机若实现上述功能,就可满足缝制生产需求,进而获取企业的大量订单和利润。然而,情况发生了变化。
从90年代初开始,美国服装产业的生产基地转向中南美洲地区。那里劳动成本低,价格昂贵的自动机难以打开销路。而且,这些缝纫自动机还有两个弱点难以克服,影响的效率的发挥:
1:柔软的针织布料须由操作员逐片摆到针落点,才能使自动缝纫机正常操作。
2:缝合过程中,柔软面料重叠越多,设备自动调整的难度越大。
若克服这些不足,又需要投入更高成本开发新技术,会造成自动缝纫机的成本继续增加,势必更不为购买者所接受。
结果,在弱点没得到弥补、效率优势受到削弱、而且价格高昂的不利因素制约下,耗费巨资研制的自动缝纫机鲜有问津,失去了市场而大量库存,导致制造商们损失惨重。
在由日本制造商促成首次较量中,用高科技武装的自动缝纫机,没能敌得过经济实用的半自动缝纫机。我们相信,下一次的较量不会很远。
只是,谁能成为未来较量的促成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