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快速增长、行业重新洗牌挑战企业素质
在2006年中国服装协会女装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一组详实的数字看来令人鼓舞。然而,这些从总体上反映我国服装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数字,也同时暴露了单个企业运行质量不容乐观的隐忧,为企业敲响了堵塞经营管理漏洞、提高盈利水平的警钟。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女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蒋衡杰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女装业的发展特点,并对2006年上半年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他指出,女装作为服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内市场看,女装生产的发展在满足人们着装需求、繁荣市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7月仍然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从国际市场看,我国女装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多年来女装出口总体上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2006下半年我国女装的内外销市场总体上仍将保持较好增长趋势。
近几年,中国服装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我国服装产量465亿件,服装消费总额达6826亿元,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16%。从生产、效益和投资三个方面来看,2006年上半年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值得关注。
从生产上看,产量继续扩大,增幅明显回落。2006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76.38亿件,其中梭织服装36.61亿件,针织服装39.62亿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1.45%、12.68%和10.22%。
总量增幅均低于去年同期 回归到较为平稳水平
广东省产量位居全国之首,其服装产量高于第二名浙江省44.48%,针织服装产量超过第二名浙江省67.24%。尽管广东省服装产量增幅不高,服装产量同比增长8.65%,梭织服装同比增长16.78,针织服装同比增长了6.97%,但其已经摆脱了2005年的低迷状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分列第2位至第5位。其中江苏省梭织服装产量超过广东、浙江居首位,同比增长16.78%。福建省则走出2005年低谷,服装产量同比增幅为30.86%。上海是生产前十名中唯一一个负增长的省市,其中针织服装的降幅达6.8%。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生产依旧保持较高增幅,但相对上年均有明显回落。河南省出现了高达18.77%的降幅,特别是梭织服装降幅超过50%,原因是贸易摩擦直接减少了2005年作为外贸加工厂的河南省的订单量,也就是说目前来看,河南省仍然处于外贸加工基地的第三梯队之中。当然,这个降幅有一定“水分”,与新进入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填报素质有关。
从效益上看,一是行业规模继续平稳扩大,企业单位数12426户,同比增加13.66%,工业总产值2749.3亿元,增加25.94%,出口交货值1189.9亿元,同比增长16.92%,总资产3303.49亿元,同比增长16.49%。二是劳动生产率提高,行业效益增速放缓。产品销售同比上升27.9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97%,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15.05%。三是应收账款隐患下降,行业营运能力较强。产成品周转率同比增长1.27%,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8.84%,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5.65%,总资产周转率提高6.90%。四是规模以上企业整体偿债能力同比增长7.67%,高于纺织行业平均水平。
从投资上看,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计划投资782.32亿元,同比增加47.57%,实际完成230.36亿元,同比增加57.72%,单个项目投资规模明显扩大,港澳台企业和三资企业投资占服装行业总投资的31.01%,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投资占总投资的9.99%,实际使用外资比例高于纺织行业平均水平6.85个百分点。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五个工业大省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6.36%。投资增长最快的多为中部省和东北省区,黑龙江、重庆、安徽、湖南、内蒙古、吉林等省投资表现十分活跃。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亏损面较2005年同期略有降低,但亏损企业数和亏损金额上升。行业发展能力指标比2005年同期下滑,行业发展潜力出现隐忧,资本保值增值率同比为-14.34%,销售收入增速同比为-11.80%,出口交货值增速同比为-32.99%,利润增速同比为-26.32%,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利润率同比增加,但中小企业亏损面扩大。上半年在出口保持高增幅、内需平稳情况下,行业加速了优胜劣汰的产业调整,小企业市场份额一再缩减,产业资源进一步向大中型优势企业流动,区域型产业资源流动步伐暂时放缓。这一态势表明服装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对企业素质形成更大拉升驱动,而目前投资增长仍然过快的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