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省城各大服装商场发现,往年曾经风光无限的保暖内衣,已经失去了“高贵”的面纱,此起彼伏的打折降价声也激不起市民的购买热情。
“原价168元现价58元”、“保暖美体内衣全场半价销售”、“新品保暖内衣买一送一”……记者今天上午在人民商场、济南华联和大观园等几大商场内发现,众多品牌的保暖内衣都在打折销售。不过,纵然商家们喊破了嗓子,真正打算买保暖内衣的顾客却一直很少。某品牌保暖内衣专柜销售人员表示,今年保暖内衣的整体价格确实下降了不少,往年市场上100元以上的占主流地位,但是今年四五十元的衣服比比皆是。“去年还卖300多元的保暖内衣,今年只卖100多元。按道理应该出现疯狂抢购的现象才对,没想到竟会出现这种冷清的局面。”
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们对保暖内衣神秘感的消失,是他们购买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很多市民表示,近年来,保暖内衣总是用莱卡、暖卡、炭卡、魔卡等一些高科技概念来忽悠人,他们在购买之后才发现,保暖内衣其实不是什么“魔衣”,那些新概念往往只是商家炒作出来的噱头。
在谈到今年保暖内衣市场的现状时,几大保暖内衣品牌驻济南办事处的负责人都是感慨万千。“今年保暖内衣市场的整体不景气,完全是为前几年的无序膨胀还债。”一位负责人表示,在2000年前后,全国只有十多家保暖内衣生产厂家,但是仅仅过了3年,生产厂家骤然膨胀到500多家,为了抢占市场,一些小厂家纷纷推出一些玄之又玄的新概念忽悠消费者。今年,品牌保暖内衣宣传的已经不再是“高科技”,而是实实在在的原料成分,比如羊毛含量、羊绒含量、棉含量等。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暴利时代”结束之后,60%的品牌都将面临生死问题。将来的市场趋势是进行细分,但这种细分的依据不是各种概念,而是保暖内衣的原料成分和内在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