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采访中,“加大创新力度,加强创新广度,加快创新步伐”是笔者听到众多企业参加SCISMA2006归来后最深的一点感触。由于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薄弱,使得高端产品市场仍被外国企业占据着。当前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中只有少数企业拥有自己的特色拳头产品,大部分中小缝机企业产品存在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结构性问题。
我国缝制设备的产量占世界缝制设备产量的70%以上,而产值在世界缝制设备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古希腊神话中,阿喀琉斯刀枪不入,而脚后跟却是英雄的弱点。对于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来说,创新,就是“阿喀琉斯之踵”。
原始创新是当务之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不少企业已意识到科技创新才是企业发展惟一的出路,但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却没有把握住创新的核心。特别是一些小企业,本身在科技创新上投入力度较小、科技开发人员力量薄弱、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他们从市场竞争的末端来拉动资源投入首端,导致了时间速度跟不上,质的提升大大滞后于量的增加。所谓的新产品开发,最终却演变成了部分企业的相互模仿,使得行业中流传着这么一个观点:“创新难,原始创新更难。”
近年来,一方面是国家大力鼓励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另一方面,是原始创新成果依然寥寥无几。原因何在?用别人的基础核心技术,搞点自己的创新,成功概率高,见效快,符合潮流;而原始创新则要另起炉灶,一切自己来,不仅慢得让人难以接受,而且能否成功都是未知数。两相比较,原始创新需要勇于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与勇气,需要投入不菲的成本,在得到反复验证后才被承认。这对于一些非规模性企业来说,有点不堪重负。
然而,不搞原始创新的后果是惨痛的,企业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永远只得跟在别人后头。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别人的基础上,借鉴发展,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固然也是一种发展的方式,但回过头去看,造青的原料蓝的配方是人家的专利,只要你用就得受人制约。当前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利用的路线,以跟随式的模仿生产为主。产品技术主要源于引进,研发工作大多停留在模仿设计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较少,原始创新成为当务之急。
自主创新道路多
目前,国内缝机企业已意识到科技开发、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以此来做大做强企业品牌。自主创新是以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目标,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应当千方百计、不拘一格,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途径。
首先,根据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情况,可以把引进消化再创新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在国内技术同国外先进技术有一定差距,而且能够引进的情况下,缝机企业应该尽可能采用这种省力省财省时的形式。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捷径。然而,行业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引进再引进的被动状态,根本原因在于重引进轻消化,在消化引进吸收创新上投入过低。同时,在体制上用户与设备制造企业、设计研究单位脱节,形不成合力。
其次,缝机企业可以在已有一定优势的高技术领域,集中人力财力进行攻关,力争在原始创新上取得突破。企业可以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走系列化开发的道路,把企业的技术优势集中到某一系列的产品研发上来,这样有利于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再次,也可以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国外的技术资源。浙江飞跃集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今年上半年,飞跃集团收购了意大利MIFKA公司50%的股权,通过此次成功收购MIFRA公司股份,不仅为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重量级的砝码,而且还在寻求与国际一流专业制造商合资合作道路上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研发能力。缝机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对一些共同的技术课题与国外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发,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的。
通过产学研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不失为缝机企业应对创新能力差这一软肋的一个好方法。在自主创新中,发挥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各自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它们之间的联合,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今年4月,中捷集团向浙江大学提出成立“浙江大学中捷干部管理学院”的申请,得到了浙江大学的大力支持,同意成立“浙大中捷干部培训中心”,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此举代表着中捷集团和浙江大学双方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是校企共建“人才工程”征途上的新起点。所以,缝制机械行业应该进一步大力推广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提升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新品研发具有厚积薄发、难以预测等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护科研人员的创造精神,让他们潜心研究才能最终实现自主创新。屡试屡败的科研项目,往往同样具有巨大价值,它们为最终的成功积累宝贵的经验教训,进而排选出直通成功之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宽容失败实质上是催生创新成果的温床。在创新的问题上,谁也不愿失败,但谁也避不开失败。宽容失败,不怕失败,才能促人踏心实干。作为发展中的缝机企业来说,在积极创新的同时也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倡导一种锐意创新、勇担风险的价值观,才能克服发展中弱点最终走好这条创新之路。(贺亦佳)